English | 中文版 | 聯系我們 | 在線留言 | 加入收藏
 
 
 
 
 
現在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正文 企業網站模板

中國企業家的人文修養
發布時間:2012-6-25 信息來源:東方人文 作者:本站編輯  

一個作家、一個學者不論寫什么作品,他的整體精神素質一定會在作品中體現出來,決定了作品的整體質量。這個道理對企業也是成立的,企業就是企業家的作品,這個作品也是由作者的整體精神素質決定的。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是整體精神素質決定了作品的大小、品質、高度,最后比的都是整體素質。

人文修養就是提升整體精神素質的必由之路。人文修養是通過教育和自我教育提升的。通過教育和自我教育,使得人之為人的一種精神稟賦得到很好的生長、發展,成為精神上優秀的人。

人的精神稟賦有哪些?主要有三個東西:一個就是理性,或者說智力、或者說頭腦,人是有思維能力的;第二個就是情感,不光有認識、有思維能力,而且有感受,是帶著情感去認識,一種帶有情感的精神生活;第三個是道德,也可以說是靈魂。人文修養是圍繞這三個東西展開的。一個人如果有智慧的頭腦、豐富的心靈、善良高貴的靈魂,就是一個精神上優秀的人。對于這三個東西,我想強調三方面的人文修養,一個是哲學修養,第二個是文學藝術修養,第三個是道德修養,是針對人的頭腦、心靈、靈魂。

加強哲學修養 擁有智慧的頭腦

我想可能由于哲學教學中的毛病,對哲學存在一個普遍的誤解,很多人把哲學看作是概念和教條,當年我在北京大學上哲學系的時候,課堂上講的基本也是這樣的東西。所以有的人覺得哲學很丑陋和枯燥。我覺得你錯了,你還不知道什么是哲學。我建議要去讀中外的大哲學家,包括中國的孔子、老子、孟子,也包括西方的伯拉圖、康德,看了這些東西,就知道哲學實際上是對世界上的大問題、根本問題去思考、去想,你把大問題想明白,這就是哲學。想這些問題和不想這些問題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說哲學沒有用。哲學最大的用處就是讓你變得智慧。大家知道希臘的非那索菲(音)原意就是愛智慧,讓你不要糊里糊涂地做事情,讓你明白地活著,明白地做事情。我們每個人平時都是在自己的場景中,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是過自己的日子。哲學實際上是讓你從這個里面跳出來,看一看、想一想問題,然后再回過頭去,你有這個大的坐標系,再想你應該怎么做事和生活。我想對企業家來說,這個就很重要了。你作為一個領導,作為一個領導者,你不能光是和你企業的具體事務一樣,扎在這個里面,你應該經常跳出來看看企業的全局,還要看大的全局,你要看看世界的大局,想想大問題,不但想經濟問題,而且想政治問題,其實中國的經濟和政治是糾葛在一起的。

任何一個大成功的人都是愛智慧的,也就是說都是哲人。他們區別于一般人不是聰明,而是智慧。聰明和智慧是兩回事,聰明的特點是就事論事,他在局部反應非常靈敏。但是,他是局限于經驗的。智慧就是跳出這個里面,他是要著眼于全局的,這是最大的區別,這是一個關于哲學的修養。

作為企業家不光是領導企業,其實還應該想人生的問題,你不光是把企業做好,而且要生活得幸福。你生活幸福不幸福,對你的企業是有影響的,所以要有人生的智慧。人生的智慧就是看看人生的全局,想一想人生的大問題,比如說什么是幸福,我這一輩子怎么樣才是幸福的,我應該達到一個什么樣的境界,像這樣的問題也應該是作為一個人包括企業家經常想的問題。

我這里想跟大家交流一下什么是幸福的看法。這個其實是每個人都應該想的問題。什么是幸福?人生中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值得我們追求的、最值得我們珍惜的,要弄清這個問題,就要問問人什么是最寶貴的,你把這個最寶貴的東西實現出來,你的人生就圓滿了。人身上兩個東西最寶貴:一個是生命,生命是一切價值的基礎和前提;第二個就是精神,人是有精神存在的,是人之為人的特征。老天給了我們每個人一條命,把這條命照看好,把這顆心安頓好,人生就是圓滿的,就是幸福的。什么叫把命照看好?我的體會是生命應該是單純的,不要搞得太復雜,我認為我們這個時代有很大的問題就是活得太復雜,真正保持生命狀態的那種單純,其實是幸福最重要的一個源泉,這一點不是我的看法,這是很多哲學家,包括中國的、西方的哲學家的看法。中國道家最強調要保護好生命的完整的真實狀態,全命保真,實際上是保護好完整的真實的生命狀態,要讓它單純,不要以物質去損害它。古希臘對于什么是幸福有兩派,一類是快樂派,說快樂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紛擾,身體健康,靈魂安寧就是幸福。

歷史上沒有一個哲學家認為幸福是物質上的滿足,所以把生命本來的需要和物質欲望加以區分,物質欲望是社會刺激出來的,不是生命本身帶出來的。當然隨著生產和發展,物質會越來越提高,會滋生出新的欲望,這個是規律,沒有辦法。但是你要清醒,你可以去滿足你的物質,但是你不要把你的精力全放在這里,這樣你就忘記了生命本來的需要是什么。生命本來需要什么?是大自然規律,你的真正的需要就是自然規律,這種需要在我看來無非是一個,我們對外部自然界的需要,需要一個好的自然環境,需要一個大氣,土地要保護好,這是很根本的需要。所以我認為為了財富去損害這個是人為價值觀的顛倒。從人身上來說,有健康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還要特別強調對親情、家庭的需要,人應該過好平凡的生活。你可以很了不起,做出不凡的業績,但是你不能因此平凡都過不好,不能和家人和睦相處。親情、家庭在人生中太重要了。我是一個很重家庭的人,很戀家的人,尤其是孩子剛來的時候,迎來一個小生命的時候,我真是感覺那是人生最幸福的時候。我回憶人生最幸福的一個階段,幸福感最強的階段,一個是剛上北大,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世界上有這么多漂亮的姑娘;另外一個是我自己當父親的時候。你看比爾?蓋茨有一張照片是抱著他女兒照的,他說這種時候我才是感到最幸福的。這我是相信的。財富的成就也給你帶來快樂,但是和生命相比他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還是強調要珍惜平凡生命,要保護好單純的生命。你看小生命就知道了,剛生下來就是一個生命,什么都沒有,當然進入社會以后,財富、社會、身份都有了,這些東西都需要,但是我說這些東西是生命上的堆積物,我們不能缺少,但是你不能本末倒置,有了堆積物,你本來的東西不要了,你就忘記了本。

法國有一個哲學家說過一句話,說一個人能夠和家人和睦相處,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這個話很深刻。你可以有不平凡的業績,但是個人和人類,所有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歸到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過得好不好來衡量價值,對個人是這樣,對人也是這樣。人們把歷史中的時代分為治世和亂世,所有的治世就是老百姓安居樂業,所以我們這方面是很應該反省一下的。

加強文學藝術修養,擁有豐富的信仰

其實這也和人的幸福有關。我覺得一個人的幸福,一個是把命照看好,另外一個就是把心安頓好。把心安頓好就是把你的精神屬性發展得很好,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情感、感受,這一方面主要是靠文學藝術的熏陶。你看那些大家,包括愛因斯坦在內,他們絕對不會僅僅局限在一個小的領域,不管他在這個領域里面做過多么偉大的事業,他不會局限,他首先是一個豐滿的人。領導者的魅力來自于人性的魅力,不光是領導技巧的問題。怎么樣使人性豐滿,心靈豐富?我提兩條。第一條就是要養成閱讀的習慣,包括欣賞藝術品。要多讀一些文學方面的作品,包括歷史、哲學等等。閱讀實際上是在和偉大的靈魂交談。我這一生對我影響最大的是閱讀,讀書第一是莫大的樂趣,第二是精神生長。人的精神生長是需要營養的,主要來自閱讀。另一個我想提的是要養成寫作的習慣。千萬不要以為閱讀和寫作是一樣的,本身意義上的寫作是屬于每一個關心心靈生活的,你只要關心心靈生活就會有這樣的欲望要寫點什么。如果說閱讀是和偉大的靈魂交談,那么寫作實際上是和自己的靈魂交談。如果說閱讀是把人類的精神財富占為己有,那么寫作是把個人的經歷轉變為內在財富。

一個人的過去歲月是沒有辦法留住的,但是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經歷的東西轉變為自己的心靈財富,主要的方式就是寫作。我主張每個人都寫日記。企業家的生活是很豐富的,你會有很多不尋常的經歷,包括挫折,都是你的財富。真正要說起來,對一個人最寶貴、最可靠的財富就是他的經歷,以及在經歷過程中他的感受和思考,這是唯獨屬于你的財富。金錢是最沒有忠誠度的,今天在你這里,明天完全可以跑到別人那里去,他無名無姓,只有你的經歷和感受是完全屬于你的,忠于你的,但是你不珍惜的話,會流失。所以要珍惜,寫作是為了留住生命的財富。

我很欣賞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他平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其實他的文化水平很低,讀了五年小學,他父親失業了,全家到美國找出路。13歲的時候,他當小郵差送信,那時候很苦、很累,每天工作很長時間,加班加點,但是這個時候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發生了——當地有一個退伍的上校,有400本文學名著,他把這400本文學名著辦了一個小小的圖書館,讓這些窮苦的孩子每個周末可以來借書?突f:從此以后,我覺得生活充滿了希望,再苦再累一想到周末可以借到新的書,生活里就充滿了陽光。他說我一輩子感激這個上校,如果沒有當時他讓我認識了這些世界名著,愛上了文學,我以后憑我的聰明也可能發財,但是我會過得很平庸,愛上名著,精神上拓寬了,知道什么是好東西,知道人活著應該有精神追求,這對他發生了一生的影響。他說哪怕你拿全世界的財富跟我換當時的經歷,我都不換。他不但是一個愛讀書的人,而且他還是一個作家。他當年環游世界,每天都認真寫日記和雜記,整理成一本書,給出版商看,出版商說你這個東西寫得太好了,完全是非常好的文學作品,從此之后他經常寫作,成為一個作家。所以我說,無論你做財富還是干任何事情,如果你有些寫作和閱讀的習慣,你生活的格調是不一樣的,這一點一定會影響到你的工作本身,讓你有一種大的傾向。

加強道德修養,擁有善良高貴的靈魂

人身上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單純和精神的豐富就是幸福。從道德講,生命的善良和靈魂的高貴就是道德。什么道德品質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質,道德的基礎是什么?實際上有兩種說法,我覺得這兩種說法都對。一種是說道德的基礎是同情心。英國哲學家亞當斯密有一本書專門講道德問題,他提出道德的基礎就是同情心,在同情心的基礎上形成了人類社會的兩種主要的道德。一種叫做正義,正義就是不能損害別人,發生了損害別人的事情要自責、要懲罰,用孔子的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外一種是仁慈,仁慈是不但不能損人,而且要幫助人。別人有困難,要幫助他。正義和仁慈就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每個人是愛自己生命的,你將心比心,知道別人也是愛自己生命的,這就叫同情心。一個有同情心的人就是一個善良的人,所以善良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品質。對個人來說,如果一個人不善良,沒有同情心,可以說這個人比禽獸還要壞,按孟子的說法是禽獸,我說比禽獸還要壞,動物殘暴起來僅僅是它的生存需要,但是人殘暴起來完全和生存沒有關系,人類才有各種各樣的酷刑,才有法西斯。一個社會如果普遍沒有同情心,普遍缺乏善良的品質,這個社會就不是人呆的地方。要給人一個家,給人安全感,所以要建立起一個法治秩序。

道德還有一個基礎,就是做人的方法。按這一派的說法是人身上是有神性的,人是有靈魂的,所以人是高貴的。如果說同情心就是人和人以生命互相對待,那么尊嚴就是人和人之間以尊嚴在互相對待。我們都是高貴的,做人是有尊嚴的,要自尊,要尊重他人。比如說:誠信是最重要的商業道德,現在普遍反映中國人不講誠信,我覺得問題就是我們缺乏做人的尊嚴管理。什么是誠實守信?我和你打交道的時候把我的真實想法告訴你,并且一定會負責任的,當我這樣跟你說時是非常有尊嚴的、很自尊的。什么是信任?就是我跟你打交道的時候,希望把你的真實想法告訴我,一定會負責任的,我是把你看成有尊嚴的。如果缺乏尊嚴的話,這個就談不上。當然有很多的原因,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法治秩序的問題,這是更重要的一個保證。

幸福問題也好,道德問題也好,都是價值觀念問題。所以價值觀太重要了,人活著就是活一個價值觀,人和人最大的區別就是價值觀不同,價值觀不同人生也不一樣。人文修養就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對于企業家來說,我想說幾句關于財富的問題,財富觀對企業家來說是人文修養,尤其是道德修養的集中體現。有人說財富是萬惡之源,我說這句話是錯的。什么是萬惡之源,就是對財富的某一種態度,貪婪的態度才是萬惡之源。對一個人來說,財富對他的幸福和道德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在不同的人身上會發生不同的后果,這個關鍵是取決于一個人的素質,在精神素質好的人身上,財富能有助于他的幸福和做更多的好事情,在不好的人身上可能會導致他的災難。所以財富對人發生什么樣的影響,取決于這個人的精神素質。財富本身是中性的,尤其在資本主義時代是持肯定態度的。德國有一個大哲學家馬克斯韋伯說,資本主義時代要肯定財富,但是要反對貪婪,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他提出來資本主義精神,資本主義財富觀是把財富的獲取和使用分開來。在財富的獲取上資本主義精神是不同于歷來的哲學和宗教,因為歷來的哲學和宗教認為財富是壞東西,起碼認為人不應該追求財富。但是資本主義精神認為,只要獲取手段是正當的,獲取財富就是光榮的,獲取得越多越光榮,發財是光榮的事情,這是和歷來不一樣的,是財富觀巨大的變化和進步。如果按中世紀觀點的話,那生產力不可能發展。但是在財富的使用上,資本主義精神繼承了歷來宗教的思想,強調獲取財富不是為了自己過奢侈的生活,為了自己享用,在使用財富的時候仍然要節儉、儉樸的生活。這樣的話,財富的獲取與使用就結合起來了。那么它拿來干什么?就是滿足人的精神需要,其中包括道德需要。

對一個企業家來說,財富在使用上的節儉要強調兩點,一個是一個人在富裕起來以后,仍然能過一種節儉的生活,這種體現是很高的境界。當然你錢少的時候儉樸是沒有辦法的,但是你很富有了,仍然儉樸,這說明你有更高的需要,物質需要對你來說比較次了,你有精神需要,你的心思不在物質上了,這是很高的境界。所以我們發現素質高的人有一個特點,一個是很少的物質就能讓他滿足了,另外一個特點是再多的物質他也不滿足,他要的是精神需要的滿足。另外一點,我強調財富應該是次要的,在一定的時間里面對企業來說作為一種目標,但是從人的總的格局來說只能是開始滿足我們的基本生活需要,一旦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滿足以后,就是要滿足精神需要,所以關鍵是你要有精神需要,你要沒有精神需要的時候,很迷茫時,路就走不下去了。

卡耐基1889年的時候說過,我們這些人發財了,我們很幸運,這是上帝給我們的機會,我們應該把我們所得到的財產看作是世界上窮苦兄弟創造的,在我們有生之年就作出妥善的安排,讓它們來造福社會。然后他說了一句名言,擁有巨資而死是可恥的。所以從卡耐基開始,美國遵循一個傳統,前半生就是賺錢,后半生就是怎么有意義的花錢,賺錢體現一個人的智商,花錢體現一個人的魂商,靈魂的高度。

我也很欣賞索羅斯,他其實是哲學家,是奧地利大哲學家波譜的學生。索羅斯小時候是很窮的,當過乞丐,也當過小偷,那時他覺得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一定要有錢。他后來真的有錢了,到了50歲的時候,成立了社會基金會,贊助各種文化事業。大家知道他是金融天才,曾經搞垮了英格蘭銀行,也掀起了亞洲金融風暴。記者采訪他,說你給那么多人帶來了損害,有沒有罪惡感?他說沒有,我是按規則來做的,但是賺了錢以后怎么花是一個道德的問題,他說一個人沒有道德是活不下去的。做公益事業是滿足道德的需要,他覺得這是做人的成就,做人的幸福,是這種感覺。

 
關閉 打印
上一篇:酒店組織架構扁平化
下一篇:創新商業模式源于品牌戰略意識
仿網站仿模板
色嚕噜一区二区三区,可以免费观看的黄色网站,国产精品第16页,一本岛v免费不卡一二三区